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北京省丰台市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王小姐

她用一本摄影手工书细腻讲述童年伤痕


时间:2019-12-22 11:04:19  来源:  作者:

这里是大学生的新媒体实验室 ∆

轮到你了按:因为一句童年时代母亲不深不浅,却时常萦绕耳际的懊怨,没有长双眼皮的缺憾在少女梅澍心中烙下了一块不大不小的伤疤,随着年纪的增长,这疤痕日渐淡化却也漫溢扩大。终于有一天,长大了小女孩选择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尝试着正视这个于旁人看来似乎浅淡,于她而言却如此真实可感,有如一枚扎在心头的刺般时时泛着隐痛的创伤。
2019年11月,上海视觉新媒体艺术学院2019届摄影专业学生、远景学员梅澍,凭借一本细腻讲述童年伤痕的摄影手工书作品《scar》(伤痕)获得了最佳摄影书。
《scar》(伤痕)
梅澍 上海视觉新媒体艺术学院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商业广告等像冷峻的指向标,越来越多的人甘愿将自己同化成社会潮流塑造的模版。一直躲避镜头的我,心里却是对自己单眼皮而感到不自信。这场别扭的情绪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带着“疤痕”的人,亦或是残噬的枯叶······渐渐的我发现身边的人也有过或正经历着这种心情。即将到来的十八岁,与她们选择矫正“不完美”的不同,我希望能通过正视自我来完成自我的痊愈”。
scar 翻书视频

W 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眼睛
为什么我的眼睛又小,还单眼皮 ��

S “ 日益肿胀的双脸和暗自恶心的毒蛇吐丝
扔进白炽光里去吧
就 睡一会吧。”

L “我关系很好的朋友也是单眼皮,
我觉得她们的五官中可能最不好看的就是眼睛了。“

“我怎么会有你眼睛这么小的女儿?”
“你要是眼睛大点就好了。”

我讨厌镜头,拒绝被拍照。


S 我现在也明白了,自己还在与那段时期遗留下来的对抗,
我也很庆幸我现在对抗的那些东西。

与梅澍的对谈
(轮到你了=轮,梅澍=梅)
美人妈妈的遗憾
轮:女生抱怨单眼皮的事儿,经常能听到,但就这个主题做成一个作品,这个内在的驱动力为何如此强烈?
梅:因为我妈妈是个很典型的美人,小学的时候,她经常会拿我的眼睛说事,带着遗憾或者懊恼的口吻。这种隔三差五的感叹像是一种思想植入,让我禁不住去看别人的眼睛,也开始认同她的看法。这种关注一直持续到高中入学,我都还是会偶尔懊恼。同样的,对身边人五官的关注也成了一种习惯,所以这个专题更像是情感积累后的产物。
轮:《scar》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何通过影像来“正视”?里面的很多照片看着似乎和主题无关。
梅:疤痕是实质化的同时也会因为扭曲成为精神层面,但我想多说的是后者。通过影像来正视似乎有点本末倒置。首先是怀有继续探寻下去,解决它的劲,而影像只是表达中的一种方式,它让我觉得视觉传递效果更强,画面定格的本质可以让我有剧造,添加叙事情绪的空间。
在准备作品的时候,我本就打算不仅从一个当事人,也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拍摄,所以一些抽象的画面更需要代入个人情绪去理解,而第三者特殊的身份是希望把这种个人经历拎出来。它其实不关乎某一个人,折射的是这个社会背景下有这样的一个现象问题。
包容与介怀的悖论
轮:那些受访者和你是什么关系?
梅:同学,一面之缘的人。
轮:手工书上的文字是?
梅:做调查时被采访者的自述片段。 就像拿着病历本找到医生,第一步你也要先开口说出自己的症状。
轮:你会怎么采访,他们怎么说?
梅: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件事上心,影响最大的人和源头是什么?是不是欣赏单眼皮的人吗? 有一些也是他们很低落的时候写的散话,或者是现在回忆时描述那段时间的感受。有人依然介怀,有人压根不去考虑它。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很欣赏别人的单眼皮,审美很包容,甚至能找到很多他们的特别之处。
轮:但是我看到的文字,好像依然对没有双眼皮而有所介怀。
梅:对别人很包容,落在自己身上就是难以接受。
轮:你对她们的情绪表现有什么引导?从最终选择的照片看来,情绪很分明,又难以捉摸。你希望传递给观众什么样的东西?
梅:先说明这张的意义,引导对方能回想当时的感受,就有了。我喜欢比较迂回一点的。我希望的太多了,还没想明白。
一个始终被包围的死角
轮:发现手工书很多特别的小细节。创口贴和页面的浅红底色都是作为伤疤的一种暗示吗?在形式方面,有哪些自己喜欢的?
梅:开始决定做成手工书的样式,所以希望这本书出现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能帮观者置身于一个“患者”的心境里。创口贴,页面的底色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小tip,中间一页做了模仿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底部一角是我觉得很喜欢的细节。在这个游戏里,无论怎么放置不断掉下来的砖块,底部的某一角都会成为一个被包围的死角。
请横屏观看

展览现场图
轮:同一个专题分别以展览以手工书的不同形式展览,你觉得这个过程中的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你是怎么考虑处理的?
梅:本来是翻在手上看的病历,张贴在墙上把它平铺开,给人的视觉冲击和联想会减少很多吧。当时在书的每一页都夹了从病历本上撕下的纸,上面是被采访者的语录。所以如果是展览的话更应该把客观角度的照片挑选出来,作为一个问题记录。
轮:拍摄这个系列的过程中,以及做书的过程中,老师有没有给你一些建议?
梅:想好“就这么做”之后我就会立刻开工,给老师看的时候,照片部分都已经拍完了。不过做手工书很考究,选纸以及排版都是在指正下学到很多。耐心很重要。
轮:你现在大几?平时喜欢哪些摄影师,或者喜欢拍摄那一类型的照片呢?会做成这样系列的作品集吗?
梅:摄影专业大一学生。我喜欢Thomas Struth(德国知名的杜塞尔多夫学派摄影师)的作品,也会拍摄一些观念摄影作品。如果是个成熟的方案,会做成作品集。
Thomas Struth作品

博物馆系列

家庭系列

原始森林系列
轮:你妈妈看到作品后有什么反应?
梅:她没有表示,因为我们之间很少有深入的交流。
轮:其他人呢?在你心里,什么是“完美”或者“美”?
梅:共情的感受吧,我身边大部分是这样的评价。给“美”下定义一直都是难题,主流的审美也都是在商业和意识形态摇摆不定下,找一个暂时的停留点。我没法给出正面回答,但是顺流太安逸的时候为什么不反着去做呢?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北京省丰台市
Copyright © 北京路风摄影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111111号